乌鲁木齐25家重点工业企业计划实施113个深度治理项目 预计减排4项污染物3400余吨
来源:新疆生态环境
2024-06-20
758

今年以来,乌鲁木齐市进一步加大重点工业企业减排力度,25家重点工业企业计划实施113个深度治理项目,预计减排4项污染物3400余吨。

6月13日,市生态环境局召开2024年新闻通气会,介绍2023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效及2024年工作重点。

按照计划,2024年至2025年,我市确定排放量占工业源逾九成的25家重点工业企业开展“一企一策”治理。其中,今年,25家重点工业企业将实施113个治理项目。

“在这些治理项目中,有22项已完工,67项正在实施提升改造,24项已进入招投标阶段。”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师浩凌说。


新疆米东天山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干净整洁、智能高效的绿色厂区。资料图片

目前,乌鲁木齐市区两级生态环境部门,通过采取现场查看、定期调度、帮扶指导等措施,对治理项目进行盯办,督促企业严格按照“一企一策”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方案,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项目按期完工,尽早发挥减排效益。

据介绍,按照“一企一策”大气污染治理方案,今年治理项目完工后,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四项污染物可减排3400多吨。

监测数据显示,截至6月12日,今年乌鲁木齐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127天,同比增加19天;重污染天数5天(含1天受沙尘影响天),同比减少9天;PM2.5平均浓度为4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重污染天数、PM2.5平均浓度均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继续阅读——

乌鲁木齐市科学优化调整水源保护区

去年,我市科学优化调整水源保护区,在更加有力保障群众饮水安全的基础上,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释放更多空间。

6月13日,记者从市生态环境局2024年新闻通气会上了解到,2023年,我市持续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统筹“水资源保障、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全面加强水生态环境保护。


风景如画的水磨河畔。资料图片

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师浩凌说,2023年,我市科学优化调整水源保护区,完成西山、甘河子等4个水源地保护区置换取消及优化调整工作,本轮整体调整后一、二级保护区面积合计调减155.4376平方公里,在更加有力保障群众饮水安全的基础上,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释放了更多空间。

同时,我市积极推进城市供水水源补短板工程,楼庄子水厂通水运行,甘泉堡二水厂一期工程实现通水,水安全保障控制性骨干工程体系基本形成。

去年,我市还着力打好重点流域综合治理攻坚战,“查测溯治”多措并举强化水质监管,河流(湖库)监测断面水质优良比例均达到或优于自治区下达我市的目标任务。并持续巩固黑臭水体治理成效,我市建成区无黑臭水体反弹、新增情况。

师浩凌说,去年,我市推进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工作,编制完成《乌鲁木齐市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方案》,已成功纳入全国第二批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城市名单。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我市还强化地下水污染协同防治,在全疆率先开展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试点建设,通过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划定,试点构建平原区地下水自动监测网络、重点区划定成果与“三线一单”相互衔接等探索工作,将逐步完善我市地下水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提高地下水污染防治管理水平。

据了解,2023年,我市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各级河(湖)长巡河(湖)11466次,整改“四乱”问题110处,清理垃圾杂物淤泥900余吨,有效做好沿河环境卫生整治、岸线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确保河清水畅景美。


水磨河滨河景观带奥体中心段金秋湖,碧水蓝天野鸟飞翔。资料图片

乌鲁木齐市2023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效

燃煤源方面,2023年完成2.15万户农村清洁取暖改造任务,其中“煤改气”13943户、“煤改电”7492户,采取异地安置125户。完成2653台农(牧)业生产领域散煤替代或停用,其中停用1630台、“煤改电”“煤改气”改造880台、新建新型电采暖日光温室置换143台。2017年至今我市累计投资40亿元,完成11.6万户小燃煤供热设施清洁能源改造,清洁取暖基本实现全覆盖。

移动源方面,大型工业园区大宗物料运输企业铁路运输比例保持在40%以上,积极稳妥淘汰老旧柴油货车1502辆,企业使用换电重卡替代柴油货车536辆;加强公共充电设施配套建设,新建充电设施接口2226个,累计建成3242个,支撑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加强机动车不达标治理,遥感监测机动车434.7万辆次,强化排放检验与维护闭环监管,机动车尾气排放合格率达92.58%。

位于南湖明珠附近的地面停车场里,安装投用了充电设施。资料图片

工业源方面,组织21家重点工业企业完成157个“一企一策”减排项目,形成年减排4项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能力1.14万吨,较2022年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36.03%;组织企业开展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绩效分级申报工作,评定A级企业2家、B级(含B-级)企业8家,企业治污水平进一步提升。

扬尘源方面,3000平方米以上建筑工地扬尘在线监测和视频设施与智慧工地互联互通;常态化开展道路积尘走航监测工作,累计监测道路2987条次7729公里,铺装农村公路19.93公里;检查渣土运输车15990辆次,查处违法违规行为57起。

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涉及我市的21项整改任务,已整改销号13项,正在整改中8项;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交办的811件环境信访件,已办结808件,正在办理中3件;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涉及我市的48项整改任务,已整改销号45项,正在整改中3项。
2023年,我市新增新能源并网装机154万千瓦,新能源装机历史性超越火电装机,新能源发电量达到99亿千瓦时,逐步成为发电量增量主体,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新进展。2023年,乌鲁木齐市水安全保障控制性骨干工程体系基本形成,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预计可达99.3%以上,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环境基础支撑能力显著提升。



请填留下的联系方式
以使我们能够高效解决您的需求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