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以来,河北累计投入财政资金3000多亿元支持生态文明建设
来源:河北省人民政府
2025-11-03
110
10月3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河北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场。会上提到,“十四五”围绕美丽河北建设,全省累计投入财政资金3000多亿元,统筹支持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等,所有设区市空气质量排名连续3年实现“退后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据悉,“十四五”以来,河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化改革创新,积极筹措资金,为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
一是生态环境治理打出组合拳。聚焦污染防治攻坚战、绿色低碳转型等关键领域,持续强化财力保障,有力支持了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投入省以上大气污染防治资金350亿元,所有设区市空气质量排名连续3年实现“退后十”。落实省以上水污染防治资金53亿元,实现全省地表水国控断面优良比例连续三年达到80%以上,较“十三五”末的66.2%明显提升,劣Ⅴ类断面比例连续五年保持为零,白洋淀水质连续四年巩固保持Ⅲ类。下达省以上土壤污染防治资金12.1亿元、中央农村环境整治资金18.3亿元,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国家要求,农村环境整治成效不断巩固提升。
二是自然资源保护下足绣花功。坚持山水林田湖是生命共同体重要理念,积极打造“大小山水”示范引领,累计投入省以上资金28.8亿元,推动京津冀水源涵养区和雄安新区两个山水工程顺利完成并验收。落实省以上财政资金9亿元,支持开展矿山综合治理、历史遗留矿山修复治理等专项行动,完成矿山修复治理14.1万亩。统筹省以上资金11.9亿元,支持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累计修复海岸线44千米、滨海湿地5576公顷。
三是林业草原发展筑牢防护网。着力保障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统筹用好中央财政补助、超长期特别国债等资金,研究出台财政支持“三北”工程建设34条措施。扎实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森林资源持续增加,京津冀生态安全屏障不断筑牢。我省邯郸市、石家庄市、承德市、沧州市相继纳入中央财政国土绿化示范项目,提升了项目区域的生态安全能力。
十五五”期间,将持续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加快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河北。
一是狠抓项目谋划。紧跟中央财政政策导向,精准谋划项目,形成“谋划一批、在建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的项目滚动发展格局。加强对市县的工作指导,超前做好各项准备,积极争取更多国家级试点落户河北。二是精准实施政策。持续支持重点行业环保绩效创A,推进中央财政支持的山水修复、海洋保护、矿山治理等重点保护修复项目有序实施,继续开展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做好“三北”工程建设、森林草原防灾减灾等重点事项资金保障工作,提升绿色低碳发展水平。三是提升资金效能。全面梳理现行资金管理制度,加强转移支付资金监控,优化支出结构,保障重点领域投入,有效支持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林业草原等领域重点工作开展。
本网站对转载、分享、陈述、图片、观点保持中立,图片与文字均来自网络,目的仅在于传递更多消息。版权归原作者。有版权方面不当之处,欢迎回消息告知删稿事宜,本网站将尽快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