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从山西省太原市打击违法排污暨生态环境社会化服务机构弄虚作假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推进会上获悉,今年3月开展生态环境社会化服务机构弄虚作假问题专项整治行动以来,太原市生态环境部门共检查生态环境社会化服务机构156家,共发现存在弄虚作假问题10家,立案查处1家,移送市场监管部门立案查处4起案件、警示约谈7家。
为保证专项整治行动顺利实施,今年3月太原市生态环境、市场监管、公安、检察院、法院等制定出台了《生态环境社会化服务机构弄虚作假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方案》。坚持以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为抓手,按照专项整治的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紧盯时间节点和工作重点,细化工作措施,充分发挥生态环境、市场监管部门监管执法职能,公安机关打击犯罪职能、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审判机关审判职能,提升协作效能,畅通协作查询,信息互通的通道,重点对环评文件编制、环境监测、环保设施验收、碳排放数据管理等领域社会化服务机构,从企业生产工艺、治理设施、在线监控设备及数据、手工监测数据等方面进行全面摸排,同时紧密结合企业原辅材料、产排污环节、污染物排放等方面综合分析和研判,坚决以“零容忍”态度,进一步加大弄虚作假问题打击力度,保障专项整治行动顺利开展并取得实效。
据介绍,太原市共检查生态环境社会化服务机构156家(包括检验检测机构55家,环评机构8家,机动车及非道路移动机械检测机构18家,自动监控运行管理75家),发现存在弄虚作假问题10家,立案查处1家,移送市场监管部门立案查处4起案件、警示约谈7家,对生态环境社会化服务机构弄虚作假行为起到了强烈的震慑作用。
“下一步,我们对生态环境社会化服务机构弄虚作假问题的专项整治工作,继续保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强势推进。将充分利用在线监控平台、视频监控、用电监管等科技手段,提高数据综合分析、异常数据发现能力。”太原市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持续建立完善“打假”工作机制,加强学习提升,用好省、市专家队伍,以“零容忍”态度,向环境违法行为尤其是企业和第三方生态环境服务机构相互串通、伪造篡改数据等恶劣违法行为动真碰硬。
另外,按照《太原市重点污染源(重点监管企业)自动监控设施运维机构记分管理办法(试行)》和《太原市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运维机构“红黑榜”管理制度(试行)》,太原市将开启信用管理惩戒机制,引入考核、约谈、曝光、倒逼退出等机制,将生态环境社会化服务机构弄虚作假举报纳入生态环境违法行为有奖举报范围,对公众举报重大违法线索给予奖励,使弄虚作假者“一处失信,处处受限”,不断营造“良币驱逐劣币”的正向市场环境,引导生态环境社会化服务行业良性健康发展。
本网站对转载、分享、陈述、图片、观点保持中立,图片与文字均来自网络,目的仅在于传递更多消息。版权归原作者。有版权方面不当之处,欢迎回消息告知删稿事宜,本网站将尽快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