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网站7月4日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等五部门发布《工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3年版)》的通知,进一步扩大工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范围,在此前明确炼油、煤制焦炭、煤制甲醇、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烧碱、纯碱、电石、乙烯、对二甲苯、黄磷、合成氨、磷酸一铵、磷酸二铵、水泥熟料、平板玻璃、建筑陶瓷、卫生陶瓷、炼铁、炼钢、铁合金冶炼、铜冶炼、铅冶炼、锌冶炼、电解铝等25个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的基础上,增加了乙二醇,尿素,钛白粉,聚氯乙烯,精对苯二甲酸,子午线轮胎,工业硅,卫生纸原纸、纸巾原纸,棉、化纤及混纺机织物,针织物、纱线,粘胶短纤维等11个领域被纳入了工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范围。
通知自印发之日起执行,《关于发布〈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1年版)〉的通知》(发改产业〔2021〕1609号)同时废止。
要求,原本的25个领域原则上应在2025年底前完成技术改造或淘汰退出,新增的11个领域原则上应在2026年底前完成技术改造或淘汰退出。
能效水平有调整的——
-
煤制甲醇-无烟煤: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基准水平从1600调整到1500千克标准煤/吨
-
煤制乙二醇-合成气法: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基准水平从1350调整到1300千克标准煤/吨
-
纯碱-联碱法(轻质):单位产品能耗基准水平从245调整到200千克标准煤/吨
-
纯碱-氨碱法(重质):单位产品能耗标杆水平从390调整到365千克标准煤/吨
-
纯碱-联碱法(重质):单位产品能耗标杆水平从210调整到205千克标准煤/吨,基准水平从295调整到250千克标准煤/吨。
-
铁合金冶炼-硅铁: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基准水平从1900调整到1850千克标准煤/吨。
《通知》明确,依据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分类实施改造升级。
-
对拟建、在建项目,应对照能效标杆水平建设实施,推动能效水平应提尽提,力争全面达到标杆水平。
-
对能效介于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之间的存量项目,鼓励加强绿色低碳工艺技术装备应用,引导企业应改尽改、应提尽提,带动全行业加大节能降碳改造力度,提升整体能效水平。
-
对能效低于基准水平的存量项目,各地要明确改造升级和淘汰时限,制定年度改造和淘汰计划,引导企业有序开展节能降碳技术改造或淘汰退出,在规定时限内将能效改造升级到基准水平以上,对于不能按期改造完毕的项目进行淘汰。
原则上应在2025年底前完成技术改造或淘汰退出的25个领域:炼油、煤制焦炭、煤制甲醇、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烧碱、纯碱、电石、乙烯、对二甲苯、黄磷、合成氨、磷酸一铵、磷酸二铵、水泥熟料、平板玻璃、建筑陶瓷、卫生陶瓷、炼铁、炼钢、铁合金冶炼、铜冶炼、铅冶炼、锌冶炼、电解铝。
原则上应在2026年底前完成技术改造或淘汰退出的11个领域:乙二醇,尿素,钛白粉,聚氯乙烯(PVC),精对苯二甲酸(PTA),子午线轮胎,工业硅,卫生纸原纸、纸巾原纸,棉、化纤及混纺机织物,针织物、纱线,粘胶短纤维。
《通知》要求,充分利用已有政策工具,通过中长期贷款、绿色信贷、绿色债券、气候投融资、阶梯电价、工业节能监察、环保监督执法等手段,加大节能降碳市场调节和督促落实力度。
《通知》强调,稳妥有序推动节能降碳技术改造,切实避免“一刀切”管理和“运动式”减碳,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经济社会平稳运行。
原文链接:
本网站对转载、分享、陈述、图片、观点保持中立,图片与文字均来自网络,目的仅在于传递更多消息。版权归原作者。有版权方面不当之处,欢迎回消息告知删稿事宜,本网站将尽快处理。谢谢!